近日,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了解到,从4月1日起,内蒙古9.7亿亩草原陆续进入休牧期,其中3.8亿亩禁牧区草原实行5年全年禁牧,5.9亿亩草畜平衡区草原执行不少于45天的春季休牧制度。休牧期间,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,让9.7亿亩草原“带薪休假”。
春季是牧草返青的关键时期,今年锡林郭勒盟创新实施“分区差异化休牧”政策,将全盟划分为两个区域,使2.2亿亩草场陆续进入为期45天的春季休牧期。
在苏尼特右旗赛罕乌力吉苏木脑干塔拉嘎查,牧民额日登巴雅尔家的羊群被圈养在不到3亩地的活动场所内,“咩咩……”叫声此起彼伏。
额日登巴雅尔家有7000多亩草场,休牧期间拿到8000元的补贴。“我准备了1000多捆青干草和12吨饲料,足够休牧期间牲畜需求。”他深有感触地说,保护草原生态每个人都义不容辞,只有草原的生态不断变好,牧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美。
据了解,今年春季休牧期间,锡林郭勒盟通过“科学休牧+生态补贴”模式,以每亩1.125元的标准,为农牧民发放2.5亿元补贴资金,切实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,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。该盟采取政府储备、牧民自备、协调调运等措施,确保休牧期间饲草料供应充足。
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草原保存较为完好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温带草原,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监测数据显示,近5年,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盖度较上5年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,达到了48.48%,亩产草量提高18%,达到了每亩61.09公斤。
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.49亿亩,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、世界四大草原之一。每年的4月10日至5月25日,呼伦贝尔市9329万亩草场进入为期45天的休牧期,开启“带薪休假”模式,所有牲畜实行圈养,农牧民可享受每亩0.73元的休牧补贴。
随着休牧政策的推行,2024年,呼伦贝尔天然草原草产量1876.25万吨,草原生产力125.7公斤/亩,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6.38%,草群高度36.78厘米。今年,呼伦贝尔市印发《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》,旨在通过打造现代化畜牧业生产链、锻造集成化畜牧业产业链、塑造高效化畜牧业监管链,实现牧民增收与草原生态恢复的双赢目标。
在鄂尔多斯市,5338.2万亩草原将实行为期三个月的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。休牧启动前,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、鄂托克旗、乌审旗、杭锦旗统筹做好饲草料储备、牲畜饮水、疫病防治等各项准备工作,确保休牧政策有效执行。
鄂托克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孔令刚介绍,通过推进休牧工作,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,能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从2011年开始,鄂尔多斯市全面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,并以5年为一个周期接续推进。该政策实施以来,鄂尔多斯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1年前的不足42%提高到现在的49.8%,平均干草产草量由每公顷566公斤提高到738公斤,有效提升了草原的综合功能。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实施的是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,当地享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草原承包经营面积达9270多万亩,共有24.5万户农牧户受益。